看书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看书网 > 超级能源强国 > 第六百六十一章 船业速度

第六百六十一章 船业速度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闫学灿的心思都放在苏城这里,哪里顾得上中船重工的先生们的想法。

他一面介绍总段造船法的速度提升,一面又将船业开发的新技术一一拿出来显摆。

以前的大华实验室是重点投入,再加上技术收购的方式,如低压柴油机技术,苏城就在法国展会期间与大西洋船厂谈妥了共同研发,大华实验室借用自己研究了差不多30的技术,以及2000万美元的现款,说服大西洋船厂投入自己的技术积累和人力资源。

如今,大半年的时间过去了,这项技术也已有了原型机,正在被刘秋等人像玩具一样耍弄,注册的上千种专利更是让闫学灿底气十足。

按照大华实业内部的分配,大华船业委托大华实验室进行并支付相关费用的研究项目,就算是大华船业和大华实验室的共同技术。

当然,只有大华实业内100私有的分公司才有这样的内部分配模式,如德邦热水器或者中船重工这样含有部分股份的关联公司,根本就没有委托研发的说法,只能寻求某方面的专利授权,哪怕大华实验室拿着他们的钱开发出了新技术,技术专利也是留在大华实验室的。

荣尚国瞪着眼睛听,却是在等着大华船业关于普通船舶的建造说明。

对于大华船业究竟接了多少吨的船只订单,又完成了多少,中船重工根据自己的总段工厂和分段工厂的产能,可以有些猜测。但是,给大华船业做配套的船厂不止中船重工一家,总数如何,荣尚国还是非常好奇的。

对他们来说,大华船业在国际造船市场上的表现,也是他们评估自我的重要参考。

至于LNG船的技术,荣尚国本人是早就放弃了。要说起来,荣尚国和他所代表的中船重工以前也是追求过LNG船技术的,但那时候是对LNG船技术完全没了解,本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想闯关,如今有了了解,他顿时断了心思。

大华船业亦是初生牛犊不怕虎,所不同的是,他们的勇气更甚,底气更足,方向也更明确,而且坚持到底了。

在此过程中,苏城光是为了获得LNG船的技术,前前后后就付出了3亿美元左右,还有超过两年多的时间,更别提中韩建交,欧美造船业转移等非常讲究的机会了。

以国企目前的经济状况,中船重工最多也就是拿出3亿人民币而已,这还是在与大华实业合作中赚到的。掏3亿美元博几年后的回本,荣尚国相信,自己的面子再大,这样的报告打上去,发改委也根本不可能同意。

而今的国际市场风云变幻,两年前曾有的市场空缺,早就被日本、韩国以及大华船业这样的公司给填掉了,中船重工再想入场,门槛比大华船业当年要高不少,首先技术转让的价格就会飙升,韩国人估计也不会再卖了。法国人尽管开放,要价却是够狠。同时,荣尚国也没有自信再用三年时间去搞马拉松的谈判。

另一方面,拿到了技术要消化,也不是很容易的事。中船重工的负担沉重,和其他类似的国企一样,从80年代末期就减少了对研究机构的投入,旗下的研究员没有办法的时候,只能安于现状,虚度生命,但有了大华实验室的招揽,投入期间的不在少数,新的招聘工作更是大受影响。

中船重工如今做研发,都是依托大华实业来做的,普通的图纸设计他们自己做,技术改造自己做,技术研发却往往与大华实验室合作或直接转包给大华实验室,他们很乐意省下采购维护设备,以及实验研究等方面的成本,大华实业有中船重工的股份,双方关联公司的合作也是理所应当。

可荣尚国清楚,一旦中船重工要抛开大华实业,自己搞LNG船,再要想获得大华实验室的帮助,那就难上加难了。

或许再过个几年,十几年,等中船重工缓过劲来,他们还会重组自己的研究院,搞独立自主的LNG船研发,但到了那个时候,LNG船的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,大华实业也不会仅仅是今天的规模了。

这也是国有企业的无奈,即使中船重工的高层管理明知道越早研发LNG船越好,但在全国一盘棋的传统下,在发改委和国资委的管理下,资金不足又没有批准,他们连贷款都难做到。毕竟,就目前的国内局势,3亿美元可是能做太多的事了。

荣尚国只能将目光投向能够建造普通船舶的总段造船法。

以他们现有的技术,只要能掌握一些关键性的步骤,同时采购必须的设备,学会总段造船法并非不可能。

当然,绕过大华实业掌握的专利壁垒还有困难,但比LNG船的无数技术壁垒要现实的多。

荣尚国也因此很想听听大华船业本身,是如何评价他们的普通船只建造的。

总量如何?建造速度如何?是可以更快?还是已经达到了速度极限?或者能否继续降低成本?

可是等啊等,等啊等,等闫学灿都将大家领到正在建造的LNG船跟前了,普通船舶的说明,仍然没有出现。

荣尚国不得不使了个眼色,给旁边的副总钱腾。

自从大华实业入股中船重工,原先的常务副总詹志芳就退居二线了,取而代之的副总钱腾,正是苏城当年的同盟军,他也是小胖黄平的父亲黄恒丰的老领导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